09年度棉籽价格将先降后涨
2009-09-24
综述:棉籽来自籽棉,籽棉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棉籽的成本,而棉籽最终价格仍将受棉籽产品的价格决定,本文通过对本年度棉花及油脂行情的分析,从两方面确定本年度棉籽价格的价格走势,通过分析,我们预计棉籽低价大约在0.85-.95元/斤,当时水分如果也合适,油厂可以考虑囤积,等待后市大幅上涨。
一、本年度籽棉前松后紧后期籽棉大涨决定棉籽成本大幅提高
1.目前籽棉上市情况分析
前期山东及河北各棉花主产区阴雨天气不断,棉花开花之后,被雨水淋过基本变成黑半子,河北沧州等地去年亩产最高700斤,本年度预计在300-350斤,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部分地区棉花已经开尽,农民已经感觉无花可收。
国家在抛出国储陈棉,预计到10月份或者更晚才能完成,同时新花也将大量上市,棉花前期供应较为宽松。
2.后市棉花必定大幅缺少
去年由于棉花收益不是很好,部分不是常年种植棉花的地区面积减小20-30%不等,个别地区甚至更多,只有夏津、武城等常年种植棉花的地区面积变化不大,总之本年度棉花质量将大幅下降,产量也将减产30-40%。
虽然国储仍有200多万吨棉花未释放,但在目前国内减产的情况下,国家不会降价打压皮棉价格,同时有消息称国家今年为维护新疆地区稳定,将收购新疆地区所有棉花,则可供流通的棉花将更少,后期棉花必将大幅缺少。
3.后期棉籽价格将大幅上涨
基于目前棉花质量及产量预期,籽棉价格也将大幅上涨,市场普遍预期后期皮棉将上涨到14000元/吨,相应的棉籽成本也将大幅增加。下面有近期籽棉与棉籽价格走势,可供分析:
从上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者走势基本一致,相关性高达0.867667,即籽棉价格的变化对于棉籽有着价位显著的影响,主要因为高籽棉价格就决定了较高的棉籽成本,在棉油厂承受能力许可的情况下,棉籽价格也将跟随籽棉上涨。
往年籽棉价格在12月至下一年2月份之间达到最低,预计本年度籽棉价格最低点将提前,或将在11-12月份,同时本年度籽棉价格最低点也将较往年提高,预计在2.8元/斤,主要由于棉农普遍惜售,加工厂很难收购。籽棉价格达到最低时,棉籽成本也降到最低。
二、美豆丰产压力之下油脂偏弱棉油及棉粕将压制棉籽走低
1.美豆历年走势分析
此图是近8年美豆现货与期货指数走势图,此图较为明显的说明了美豆近几年的月度走势,每年美豆10月份上市,在出口强筋等因素的支撑下一路走高,此时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说明市场较为看好大豆价格,到达明年3-4月份时南美大豆上市,美豆出口放缓,南美大豆开始供应全球,然后美豆开始下跌(原因就是不想让人家卖上高价),此时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且下跌的明显较现货快(还是想吧人家的大豆卖的低点,自己的卖的高点)。下面我们结合本年度世界大豆供需及美豆历年走势分析本年度价格走势。
2.美豆增产几成事实10月份前丰产压制难涨
美豆进入8月份灌浆期后几乎是风调雨顺,单产预期大幅增加,根据美国9月份产需报告,预计美国2009/10年度大豆产量为8832万吨,创新历史新高,较去年8054万吨增加778万吨。
自美国农业部6月份第一次预估美豆新年度产量将创新高,美豆终结了历时3个月的新南美减产造成的大幅上涨,投资基金减持美豆多头。鉴于丰产压力,预计10月份前美豆将维持目前震荡局势,主要有两方面决定涨跌幅度,一是美豆主产区的天气情况,不过就目前的预测来看,美豆下市前出现霜冻的概率较小,二是原油及股市等外围市场,而每年9-10月份均为每股弱势调整时期,预计美豆难获提振。
3.美豆虽增产但国内减产严重中国将大量进口大豆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大豆产量将降至1450万吨,同比下降6.7%。自今年国产大豆播种伊始,东北主产区又遭遇了春旱、虫害、冰雹、再旱等一连串的天灾,由于上年度大豆收益不理想,大豆减种也比较普遍,后期主产区大豆还可能受到早霜的打击,黑龙江今年大豆减产的幅度很可能超过30%。
今年大豆减产严重,国家必定为保护农民利益再次收储大豆,前期国家已经说明,虽有近700万吨大豆仍未售出,但已经腾出收购大豆的库容,继续收储,可见国家保护大豆产业的决心。而且在国内减产背景下,中国必将进口大量大豆,截至8月27日,美国08/09年度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3609万吨,其中中国累计购买1980万吨,占到总出口量的55%。
美国9月份产需报告预计本年度大豆出口仍将达到创纪录的高位,预计出口3484万吨,较8月预估持平,但叫上一年度增加近40万吨。
由于南美大豆减产,目前巴西及阿根廷几无可供出口的大豆,即在明年3月份之前,中国及其他国家进口大豆将来自美国,强筋的出口对于美豆支撑强烈,预计在10月份过后,美豆将展开新一轮上涨,从下图的美豆签约量就可以看出,本年度签约量较往年明显高很多。
但受产量及库存较大压制预计涨幅将有限,真正大幅上涨预计将在美豆出售完新增大豆之后,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知道大约在起于9月份的第十一周销售量就将达到800万吨左右,就可以抵消到新增的778万吨大豆。
由于目前世界大豆供应紧张,预计不到11月份美豆出口就将达到800万吨,而在明年3月份之前,美豆的销售量高于往年,2009年3月5日美豆累计出口23270221吨,预计本年度美豆3月份出口将达到2500万吨,甚至更高,较全年3484万吨的计划,已经完成72%,在剩余的7个月中美豆只需完成不到30%的出口,就可以创造历史高点的出口量,美豆后期压力也较小,但考虑到预期本年度南美大豆将大幅增产,美豆将自动下降,走势将偏弱。
4.总之美豆走势将非常符合历史走势
综上所述,预计在10月之前美豆受丰产预期难涨,11月份将展开本年度涨势,但幅度不会很大,之后将大幅走高,明年3月份之后,美豆走势将偏弱。
三、本年度棉籽整体走势预计
1.籽棉低点在11月份,棉籽成本最低
预计本年度籽棉跌幅将有限,即棉籽成本对于棉籽价格的打压不是很重,主要来自棉籽产品的行情走势,此项因素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强。
2.美豆11月份张开涨势但国内油脂压力较重
9月份中国进口大豆280万吨,且成本在3800元/吨以上,豆粕成本支撑稍强,
在美豆弱势震荡难以给出指引的情况下,豆粕需求较好,价格暂时难以下跌,而豆油始终不见需求好转,预计仍将维持弱势震荡。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中国10月预计进口大豆180-200万吨,远低于9月预期进口量280万吨,或为2007年9月以来进口量最低的一个月。大豆进口量很小但成本较低,10月份豆粕支撑将减弱,价格会面临较大压力。主要原因是10月份畜禽存栏量将会下降,美国大豆集中上市,南美大豆开始种植,市场对供给压力的担忧会逐渐加剧。远期供需形势变化对粕价形成较大压制,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可能性较大。而豆油在双节过后,需求更弱,预计仍将下跌。
11月和12月中国进口量料将增加,预计每个月的进口量均会达到400万吨以上。同时国产大豆已经大量上市,虽有国储提振,但供应的大量增加必将导致大豆价格的下跌。这两个月进口大豆成本均在3600元/吨以下,豆粕及豆油成本支撑较弱,豆粕受供应压力难涨,豆油预计将逐步转强,主要是棕榈油退出勾兑市场,且春节及元旦备货也将提振豆油需求,再者从历史规律来看,届时豆油将比豆粕偏强,可以从豆油与豆粕的价格比值来分析。
3.棉籽行情分析
目前各地棉花上市量不大,油厂棉籽收购困难,棉籽价格居高不下,预计在国庆节之后,棉籽供应量将增大,当然油厂开机也增多,但棉籽集中上市必将导致棉籽价格的下跌,同时棉油及棉粕受供应及豆粕豆油下跌趋势压制也将逐步下跌。
从上面的分析看,11-12月份将是本年度棉籽最低价出现时间,之后在籽棉及油脂的带动下将逐步走高。
4.棉籽低价及高价预估
11-12月份大豆成本约3500元/吨,豆粕价格3200元/吨,豆油6300元/吨,从历年豆油与棉油、豆粕与棉粕价差来看,棉油与豆油价差大约为800元/吨,豆粕与棉粕价差大约在1300元、吨,则棉油及棉粕就爱个大约在5500元/吨、1900元/吨。短绒受黏胶需求较好支撑,预计价格在3500元/吨,面皮800元/吨,则棉籽成本为2203元/吨,去除加工费用200元/吨,以及利润100元/吨,则棉籽收购价格大约为1903元/吨,也就是说棉籽低价将在0.85-0.95元/斤。
本年度棉籽高价将出现在明年3-4月份,当然之后棉籽供应减少,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籽棉的减产必将使得棉籽供应减少,多以本年度油厂开机时间较往年偏短,后期棉籽供应将较为紧张,同时美豆也维持在高位,则本年度棉籽高价将高于上一年度高价1.25元/斤,大约要涨到1.3-1.4元/斤。
本年度棉籽走势即,前期将缓慢下跌,下跌源于供应增大,美豆的走强将减缓棉籽跌势,后期将迅速拉高,主要是供应减少,且美豆也维持在高位,支撑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