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神农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进农户 农户变神农
热搜:
  • 牛肉
  • 仔猪
  • 蓝莓
  • 水蜜桃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农资讯 > 市场预测 > 

市场旺季不旺 国内稻米行情弱势尽现

2009-09-24

  再过几天共和国六十华诞和传统的中秋佳节就将来临,按照往常,双节来临将会刺激国内大米需求升温,价格走强,但今年似乎有些例外。近期国内稻米市场总体走势偏弱:新稻收购价格持续低迷,临储稻谷拍卖成交不断下降,大米需求虽有好转,但米价却未能同步走强,部分地区不涨反跌。稻米市场旺季不旺,应涨不涨,表明市场供应压力较重,空头气氛浓厚,节后走势不容乐观。

  新稻收购价格震荡趋弱

  随着国有粮食企业储备收购任务的完成,早稻市场收购主体明显减少,市场需求减少;大部分地区购销活动逐渐冷清,由于早稻增产,收购进度不快,目前市场存量早稻数量仍较往年为多。据统计,今年早稻较去年增产150万吨左右,而截至9月5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9年新产早籼稻683.1万吨,只比比上年同期增加16.6万吨,这表明当前市场的早稻存量较去年同期要高出100多万吨。较高的市场存量导致早稻收购价格一直萎靡不振,局部小幅走弱。早稻的低迷走势也传染给了新产中稻。与早稻一样,中晚稻也面临着播种面积增加和产量丰收的压力,因此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目前中稻托市尚未启动,市场供应压力明显,部分地区中稻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较低的开称价格也使农户产生惜售心理,导致中稻市场收购不太活跃,在国家启动托市收购之前,预计中稻市场仍将走弱。近期江西省吉水县09年产3级早籼稻谷收购价89元/百斤,近期下降1元/百斤;九江地区国标三等常规早稻收购价格为90元/百斤,湖南常德直属库早稻挂牌收购价格在90.5元/百斤,衡阳早稻收购价也在88元/百斤,弱势稳定,经纪人到户中籼稻收购价格在88-89元/百斤,由于价格较低,农户惜售心理较重。安徽芜湖县米厂优质中籼稻收购价每94—96元/百斤,普通中籼稻收购价每90元/百斤,粮食经纪人普通中籼稻到户收购价88元/百斤,优质91元/百斤。

  临储稻谷拍卖成交下降

  目前中晚稻预期丰收和新稻上市的压力越来越重,企业受米价走弱、经营困难的制约,购销心态日益谨慎,稻谷采购积极性不断降低,受此影响,市场陈稻米价格稳中走弱。吉林四平地区水稻收购价格在2010元/吨,出库价格在2040元/吨,近日保持稳定。江苏徐州粳稻收购价格为2060—2300元/吨,特等粳米出厂价格为3160元/吨,批发价为3300元/吨,均与前期持平。江西省九江地区标一晚籼米批发价格为3042元/吨,持平。赣州地区国标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1938元/吨,较前期下跌10元/吨。湖南省常德本地新早籼米出厂价在2560-2620元/吨,常规晚籼米在2680元/吨左右。均与上期持平;怀化地区国标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188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标一中籼米市场批发价格为2800元/吨,标一晚籼米市场批发价格为3000元/吨,基本保持稳定。

  陈稻市场走势疲弱,企业无心恋战,导致临储稻谷拍卖成交率也不断下降。9月17日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粳稻和临时存储稻谷竞价销售交易会上,计划销售东北临储粳稻10.05万吨,实际成交5.29万吨,成交率52.64%,成交率连续四周下降。计划销售南方临储稻谷67.08万吨,实际成交4.24万吨,成交率6.32%,成交率更是连续七周下降,且南方粳稻与中晚籼稻成交均价均有所降低。早籼稻则继续全部流拍。

  大米市场双节旺季难旺

  目前中秋、国庆双节渐行渐近,市场大米购销渐显活跃,需求量有所放大,同时南方湘赣部分地区出现了较重的旱情和汽、柴油价格上涨等利好因素,但在新稻的不断上市和临储稻谷持续流入市场的冲击下,大米价格不糨反跌,出现了反季节走弱行情,中秋、国庆双节效应减弱。近期上海粮食批发市场大米价格小幅走低,优质粳米批发价格为3620元/吨,下跌10元/吨;普通粳米为3310元/吨,下跌30元/吨。杭州市场大米购销活动趋于活跃,米价稳中有落,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860元/吨,08年产安徽标一晚粳米批发价格为3160元/吨,均较前一周回落40元/吨;08年产江苏特制晚粳米3380元/吨;08年产黑龙江普通圆粒晚粳米3480元/吨,保持稳定。广东华南市场籼米小幅回调,其中湖南产早籼米批发价在2700元/吨斤,江苏产籼米在3000元/吨,均较前期下跌40元/吨;湖北产两优培九米在3300元/吨,下跌60元/吨;标一东北米在3440元/吨,持平。旺季不旺,大米价格反季节下跌原因分析:一是市场大米供应充足。由于我国大米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大米市场本就竞争激烈。临储稻谷拍卖不断,新产早稻和中稻的上市给加工厂提供了充足的稻谷,而原粮价格的走低为大米价格下调提供了条件,加上后期偏空的市场基本面使得米厂加大了促销力度,导致近期米价走弱。二是经销商备货积极性不高,由于米厂降价促销,大米经销商吸取上年两节后稻米市场大跌的经验教训,不再大量进货、囤货,缺少了中间商这个蓄水池,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也使米价难以走高。

  旺季不旺 节后稻米走势堪忧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稻米需求增加,而价格却不涨反跌,预示着后市走势不容乐观。首先,双节过后,南方新季粳稻及中晚籼稻将陆续上市、东北新粮也将大面积展开收割,市场面临的供应压力将不断增大,稻谷价格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较大,且各品种的走势将会有所区别。其次,双节过后市场需求将逐渐转淡,而下一个需求旺季将在较远的春节,随着稻谷价格的走弱和新米的不断上市,预计大米市场也将走弱。虽然节后在各种利空因素的集中打压下,稻米市场走弱的可能性较大,但下跌的空间不会很大,如果中晚稻的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相信和早稻市场一样,国家会及时启动托市收购预案,以确保稻米市场稳定和农民增收。

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