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仍有走弱可能
2010-02-23关于玉米价格的新闻
春节以前,国内玉米市场稳中趋弱迹象已有所显现。节后随着天气的不断转暖,玉米上市量将会不断增加,由于市场消费正处于相对偏淡时期,市场面临的压力增大,玉米价格有进一步走弱的可能,但仍不具备大幅下滑的条件。
东北玉米将会迎来上市高峰
按照惯例,在正常的年份里,东北一般会出现两次售粮高峰,第一次是在新粮上市后至春节以前,第二次是在三、四月份春播之前的备耕阶段。去年东北玉米上市以来,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农民惜售心理较强,第一次售粮高峰基本没有出现。目前市场多数预计,由于东北农户玉米存量普遍偏高,节后售粮可能会将两次售粮高峰合二为一,预计将会出现在3、4月份。届时天气日益转暖、高水分玉米不宜保存,加之备耕需要资金将会促使农民加快售粮,不排除农民有恐慌性抛售的可能。
节后玉米市场需求相对偏弱
春节过后,国内养殖业将进入阶段性修养期。由于节前需求旺盛,宰杀达到高潮,节后畜禽养殖存栏下降,养殖需求步入传统的淡季。据了解进入元月份以来,国内饲料企业的饲料销量环比出现下滑,幅度多在20%左右。同时由于多数企业节前采购了部分原料库存,估计短期内饲料企业玉米需求对市场提振作用有限。相对于养殖业需求而言,深加工企业由于淀粉、淀粉糖、酒精等产品在周边市场带动下,价格高涨,加工利润较高,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
玉米仍不具备大幅下滑条件
虽然节后随着玉米上市量的增大,市场价格有进一步趋弱的可能,但玉米价格并不具备大幅下滑的条件。一是2月份以来,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日收购量已明显不能满足正常生产所需,多数企业的库存水平同比下降约4-5成,节后仍需要继续补库。二是销区用粮企业为争取补贴仍会继续赴东北积极采购,节后东北玉米市场仍会出现多元化主体收购的格局。三是前期由于玉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市场价格与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托市价格价差较大,国储收购受到高价抑制。如果后期玉米价格一旦进入国储企业可以收购的价位,政策托市对市场的支撑效应将会很快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