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生猪屠宰量大降25.03%
2010-03-23关于 生猪价格 的新闻
商务部生猪等畜禽屠宰统计监测系统显示,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大幅下降,生猪收购价和白条肉出厂双双回落,生猪屠宰头重略降。
一、生猪屠宰监测情况
生猪屠宰量大幅下降。据监测,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共计1595.5万头,比1月份大幅下降25.03%,但比去年同期增加26.70%。分地区看,主产区四川、湖北和黑龙江的生猪屠宰量环比降幅较大,分别下降35.37%、34.35%和34.05%;主销区重庆、北京和上海分别下降43.24%、26.25%和13.25%。
生猪收购价和白条肉出厂价双双回落。据监测,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1.20元/公斤,比1月份下降7.59%,比去年同期下降10.83%。分地区看,销区上海、天津收购价格居前两位,分别为12.3元/公斤、12.05元/公斤;产区黑龙江、四川、湖北和云南等地生猪价格较低,分别为10.71元/公斤、10.71元/公斤、10.68元/公斤和10.52元/公斤。从下降幅度看,环比降幅超过10%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北方,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辽宁和河北分别下降12.17%、12.07%、11.32%、11.31%、10.75%和10.32%。
白条肉出厂价格相应下跌。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15.17元/公斤,比1月份下降6.18%,比去年同期下降11.03%。分地区看,东部沪、浙、苏地区价格居前三位,价格分别为16.39元/公斤、16.07元/公斤和15.82元/公斤。从下降幅度看,东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价格降幅较大,分别下降12.07%、10.55%和9.82%。本期毛白差为3.97元/公斤,比1月份略降,表明单头生猪屠宰毛利润下滑。
生猪屠宰头重下降。据监测,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生猪屠宰头重为106.27公斤,比1月份下降0.61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0.73公斤。本期主产区辽宁、安徽、江西、黑龙江和云南生猪屠宰头重下降较多,分别比1月份下降2.46公斤、2.42公斤、1.7公斤、1.29公斤和1.08公斤。
病害猪无害化处理量大幅下降。尽管生猪疫情较为严重,但由于生猪屠宰总量减少,本期病害猪无害化处理量相应下降。据监测,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病害猪共计51457头,比1月份大幅下降20.84%,占本期屠宰总量的3.23‰,仍处正常范围(2‰-5‰)。
二、原因分析
生猪存栏量下降。据农业部监测,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比2009年年末下降3%。另据监测,1月底全国千家养殖企业60公斤以上的大猪存栏量比2009年年末下降0.34%。生猪存栏下降、春节因素及屠宰企业提前备足货源是2月份生猪屠宰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猪肉需求小幅下降。节前购买大量猪肉、节后鲜猪肉需求减弱是生猪收购价迅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据监测,2月份第3、4周全国3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鲜猪肉批发交易量比前一周分别减少25.72%、29.93%。
屠宰企业减少收购。节前屠宰企业提前放假、节后开工不足,生猪收购数量较平常减少。另外,2月份毛白差略有下降,四川、湖南、湖南等产区生猪疫情较为严重,造成了屠宰企业收购生猪相对谨慎。
三、3月份市场形势
生猪屠宰量将恢复增长。据监测,2月底全国千家养殖企业60公斤以上的大猪比1月底增加0.11%,预示3月份育肥猪上市量比2月份有所增加。随着屠宰企业恢复生产,生猪收购恢复正常,预计3月份生猪屠宰量将恢复增长。
生猪价格降幅有望趋缓。据调查,近期多数生猪产区仍有疫情爆发,导致养殖户提前出栏生猪,拉低生猪出栏价格。但随着学校开学和务工人员陆续进城,猪肉消费有望增加,猪价降幅有望缩小。另外,目前猪粮比价已经连续5周低于盈亏平衡点,政府有望再次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市场信心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