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神农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进农户 农户变神农
热搜:
  • 牛肉
  • 仔猪
  • 蓝莓
  • 水蜜桃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农资讯 > 市场预测 > 

我国玉米价格将持续上行

2010-04-02

关于玉米价格的新闻:  

     3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上涨基调未改,且产销区价格均创出近几年新高。目前,市场普遍反映产区玉米采购难度较大。同时,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农民惜售心理进一步增强。此外,政策性采购补贴在4月底即将截止,符合采购条件的企业在东北产区的收购力度不断加大,这也推动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下面我们将根据掌握的情况作以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一、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1、东北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上涨。3月下旬以来,东北地区玉米上市量仍未放大,市场收购难度明显增加,玉米价格继续上涨。截止到3月30日,我省二等玉米收购价格(单位:元/公斤,下同)为1.60-1.72,平均收购价格在1.62左右,比上周上涨0.02;我省二等玉米出库价格(单位:元/吨,下同)为1700-1720,比上周上涨20;黑龙江为1640,比上周上涨20,辽宁为1760,与上周持平。

  受前段时间东北地区持续降雪天气、农户对质量较好玉米仍存惜售心理及多元主体收购竞争较为激烈等因素影响,近日东北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上调收购价格。其中我省四平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已突破1700的价位,其中天成公司玉米挂牌价格为1710,比上周上涨30,提价后日收购量小幅增加。长春大成公司为增加收购量也将收购价格由 1620上调至1650。作为今年东北玉米收购市场上最大的主体之一,当地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的变化对市场将会产生一定引导作用。

  2、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强劲上扬。由于东北产区玉米上市量较少,市场收购价继续呈攀升态势,受此影响,东北港口玉米收购价与平舱价也都延续了近期以来的强劲上扬走势。截止到3月30日,北方大连港口15%水分玉米平舱价升至1920,比上周再涨10元。根据目前东北天气变化情况,降雪停止气温回升,农民加快售粮进度的现象在个别地区已初见苗头,后期如果供给增加,不排除北方港口玉米价格止涨企稳或是出现回调的可能;广东港内玉米主流成交价在2000-2020元左右,水分15%,比上周上涨10-20。

  3、南方销区玉米价格涨势依旧。3月下旬以来,由于产区收购难度较大,南方销区市场玉米到货量也相对较少,玉米价格因此涨势依旧。截止到3月30日,江苏南京地区当地东北玉米到站价1930,水分15%以内,站台出库价1960-1980元,均比上周上涨40;广西南宁地区当地东北玉米码头价在2060-2070左右,水分15%以内,东北玉米站台售价2060-2070左右,均比上周上涨10,市场到货主要以东北粮为主。

  二、影响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的因素分析

  原因一:优质玉米市场供应相对紧张

  近几日,东北部分地区雨雪天气有所减弱,玉米上市量因而增加,但由于当地农户对质量较好玉米惜售心理仍然较重,加上此前的雨雪天气导致东北玉米水分升高,而市场主体对高水分玉米的采购兴趣欠佳,因此近一周来,东北地区玉米收购难度仍是有增无减,水分低、质量佳的玉米更是难觅踪迹,这为东北玉米价格持续走强奠定了基础。

  原因二:深加工企业争收促动价格上涨

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为了补充库存而提价是促使本轮玉米价格上涨的一大因素。去年12月份受国内白糖减产,糖价大涨的影响,玉米淀粉糖替代作用明显,淀粉价格随之逐步上调。虽然春节过后糖价下调,淀粉价格也止步不前,但加工利润仍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高。此外,由于春节期间企业库存消耗较大,因此为满足生产所需,东北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节后都采取提价争收的策略,进而对市场价格上涨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原因三:跨省移库玉米拍卖成交逐周回升

  近段时间以来,东北地区玉米上市量依然不足,同时,由于产区采购成本不断抬升,东北玉米运至销区市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加之优质玉米货源十分难见。因此,一些销区饲料企业为缓解市场粮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再次将采购目标转至临储玉米的跨省移库拍卖会上,这也推动了政策性玉米拍卖成交量持续回升。其中:3月30日,计划销售跨省移库玉米56.93万吨,实际成交24.36万吨,同比增加3.24万吨,成交率为42.79%,高于上周的36.25%,成交均价为1868元/吨。

  三、近期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注一:高水分玉米集中销售压力

  据气象部门预计,4月初东北地区气温将会回升,虽然可能较常年略低,但相对目前的气温而言,升温幅度较大,这可能引发农户手中高水分玉米出现霉变、坏粮,倘若届时农户将这部分玉米集中抛售,将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因此,随着东北地区气温逐渐回升,农户手中高水分玉米的销售进度应值得关注。

  关注二:西南五省旱情对市场影响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五省持续高温少雨,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这一情况已引起了各方关注。截至2010年3月3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虽然此次旱情较重,但国家连续三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粮食生产呈继续稳定发展态势。由于广西、云南夏粮在全国夏粮总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加之我国粮食已连续6年增产,库存充裕,西南持续的旱情不会对全国粮食供求关系产生太大的影响。

  关注三:跨省移库计划启动对市场影响

  为保障旱区粮食供应,3月22日,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粮食跨省移库计划,其中玉米58万吨,全部安排调往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甘肃等旱灾地区,以进一步充实西南、西北等旱灾地区粮食库存,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由于玉米调出地均在东北地区,且一直要维持到7月底,这将会给后期原本运力就已偏紧的铁路方面带来更大的压力,销区到货量也可能因此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四、后期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初步判断

  考虑到当前北方产区玉米水分普遍较高,尤其是东北地区,一旦气温回升较快,后期市场供应数量及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且不排除农民因抛售高水分玉米而拖累价格回落的可能,但在农户售粮高峰尚未来临前,国内玉米市场强势格局仍难改变。

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