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神农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进农户 农户变神农
热搜:
  • 牛肉
  • 仔猪
  • 蓝莓
  • 水蜜桃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农资讯 > 市场预测 > 

天气原因 部分产区小麦可能减产

2010-04-15

关于小麦价格的新闻:

  4月12日至14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下降,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低温霜冻,将不利于冬小麦苗情转化,导致冬小麦生长缓慢、发育期进一步偏晚,特别是对安徽、江苏、河南、甘肃中南部、陕西南部等地拔节后的冬小麦可能造成冻害,影响产量形成。

  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势力较强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中旬,影响我国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且势力较强。12~14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将先后出现晚霜冻,14日霜冻线将南压到沿淮附近。

  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专家毛留喜表示,黄淮等地冬小麦、油菜可能遭受冻害,设施农业生产及果树生长也将受到影响。他解释说,由于前期低温,华北北部和东部冬小麦返青比常年同期偏晚7~20天。4月中旬华北中北部冬小麦处于返青期,华北南部、黄淮和西北地区东南部冬小麦处于拔节期。北方冬麦区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不利于冬小麦苗情转化,将导致冬小麦生长缓慢、发育期进一步偏晚,特别是对已拔节的冬小麦将造成冻害。

  针对即将发生的低温晚霜冻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毛留喜建议,冬麦区各地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松土,力争多施有机肥,以增温保墒,确保冬小麦苗情转化升级,促进冬小麦形成壮秆大穗。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要注意翻耕散墒,提高地温,确保春播适时进行。江淮、江南应利用降水间隙天气清沟理墒,确保棉花、春玉米适时播种;油菜和冬小麦田块要注意适时施肥,促进夏收粮油作物生长。设施农业要及时加温、盖帘,经济林木果树要采取熏烟、挡风和包扎等有效措施做好防霜抗低温工作。

  河北小麦越冬早、冻害重、返青迟

  今年3月以来,河北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10.2℃,比常年偏低2.5℃;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2.2毫米,接近常年略偏少(比常年偏少0.8毫米,占 6.2%)。3月以来,全省出现3次寒潮降温过程。全省3月平均气温仅为3.5℃,为1992年以来同期最低,是1961年以来第11位低值年。

  受极端天气变化影响,今年河北小麦越冬早、冻害重、返青迟,有效生长期减少1个月左右,造成群体不足、个体偏弱。面对近30年最差小麦苗情,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日,河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小麦春季管理工作。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7000万元,对700万亩三类苗浇水追肥进行补贴。省长陈全国,省委常委、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臧胜业,副省长张和亲自带领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深入到全省冬小麦主产区8个市13个县(市)的麦田进行调研,实地查看苗情和春管措施落实进度。

  冻害使河北冬小麦减产可能性增大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永辉将我国北方,特别是河北省大部分冬麦区遭遇的此次冻害称为“30年不遇的小麦冻害”。杨永辉表示,与2009年相比,通过卫星图片可清晰看出,黄河以北特别是河北省小麦长势远远不如2009年。3月28日该地区小麦的生长状况远低于与之相近的2009年4月1日,甚至还不如比之提前11天的2009年3月17日。根据先期开展的野外调查和作物生长模型的模拟结果,受低温影响,与山东、河南小麦生长期推迟但苗情较好的情况不同,河北平原约2000多万亩小麦受冻害影响严重,而通常情况下该区域小麦年总产近百亿公斤。

  目前该地区整体苗情较弱。其中石家庄、衡水等区域以二类苗和三类苗为主,三类苗约占总面积的20%~30%左右,有3%~5%的麦田则因为死苗很难形成产量。去年10月10日前播种的小麦长势虽然较弱,但死苗较少,这部分麦田如果后期管理适宜,仍可能保证不减产。10月10日以后特别是15日以后播种的小麦则受冻害严重,死苗、断垄严重,后期即使管理到位也存在减产10%~20%的可能,这部分麦田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20%~30%,冻害严重的3%~5%的麦田则需要改种其他作物。杨永辉作出的总体结论是:今年河北省冬小麦减产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作物生长模型的模拟结果,目前小麦物候期推迟了12天以上,这与风云卫星图片显示的结果基本一致。根据小麦生长模型模拟结果,小麦收获可能要从6月上旬调整到6月中旬以后,这也对小麦后期的管理以及夏玉米的播种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河北平原地区6月升温快、降水少,空气湿度很小,小麦生长期推迟将使小麦面临干热风危害的几率大大增加,杨永辉认为,这可能成为小麦减产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次肥水防止小麦冻害

  目前,河北省大部分麦田正处在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小麦对肥水需求迫切、反应敏感期。面对可能出现的气候异常,小麦专家提醒,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加强小麦二次肥水管理,不可轻视倒春寒和低温冷害,结合小麦苗情进行科学管理。

  为预防冻害发生,专家建议,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给麦田浇水或在小麦拔节前喷施壮丰安,可减轻冻害影响。受冻后的补救措施是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 小麦进入孕穗阶段 ,遭受0℃以下低温发生的危害称为低温冷害。小麦低温冷害的防御和补救措施主要是,在低温来临之前采用灌水、烟熏等办法预防,并结合浇水及时追肥,保证小麦正常灌浆,提高粒重。

  河南省启动IV级重大气象应急预案,要求做好防御工作。

  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4月14日、15日凌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在4℃以下,豫北和豫西还会出现-2℃的低温。

  目前,河南省冬小麦正处于拔节、抽穗的低温敏感期, 据统计显示,全省麦田春季中耕5319万亩,化学除草5475万亩,追肥6685万亩,占85%的麦播面积。全省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对小麦生长有利。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冷空气影响,4月14至15日凌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晚霜冻,预计对安阳、鹤壁、焦作、济源、新乡、濮阳、商丘市影响较为严重。为此,4月13日,省气象局启动IV级重大气象服务应急预案,要求各地及时做好防御工作。

  针对上述天气变化,各地农业部门已提前要求加强防范:对已经拔节的冬小麦,要在降温前适时浇水,以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减少温度降幅,降低受害程度;对果园可采取熏烟防霜措施。每亩可堆放柴草4至5堆,当夜间气温降到0℃时点燃,以减少辐射降温,增加果园热量;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要及时覆盖。

  据悉,河南省政府已派出工作组分赴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地进行田间踏查,开展现场指导。

  河南降温缓慢,不会对小麦造成太大影响。

  郑州市农技站站长王朝伦称,“由于降温幅度比较缓慢,气温并未低于5℃以下,因此,从外部看到小麦正在拔节,内部其实是孕穗阶段,即小麦的开花授粉阶段,当温度低时,低温霜冻天气将不利于本已发展迟缓的小麦苗情转化,会导致冬小麦生长缓慢、发育期进一步偏晚。”

  “如果降幅在 10℃以上,会对小麦造成大面积影响,但所幸的是近几天是缓慢降温,因此不会造成大冻害,不会对小麦造成太大影响。由于樱桃、苹果、桃、梨等果树都已开花,低温可引起花瓣受冻、花粉发育不良或花蕊败育而减产。”王朝伦称,霜冻的出现可能会使当地小麦遭受冻害,因此农民朋友应该根据生产特点,做好防霜冻抗低温工作。针对当前小麦,农民朋友主要是以“三防”为主,即防病防虫防冻害,冻害来临时,浇水烟熏喷肥。喷洒氮肥、尿素等化肥、生长素等,都可进行预防,防病主要是防止纹枯病,前期是红蜘蛛、防病防虫,喷洒生长素。

  另据了解,2005年河南省曾出现过大范围冬小麦低温冻害,受灾面积达830多万亩,但当年降温过程出现在3月11日~14日,大部分地区冬小麦还没有进入拔节期,所以对产量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专家支招应对晚霜冻

  气象农业专家对此提出建议,对已经拔节的冬小麦,在降温前适当浇水,可以起到蓄墒防旱、培育壮苗、减缓地温下降的作用,同时每亩可适当追肥5~8千克尿素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激素,提高地温促进麦苗生长,有效减少冻害。

  “在晚霜冻发生以后,对受害的冬小麦应及时追肥浇水,同时保留受冻的黄叶和‘死蘖’。”专家表示,也可每亩追施尿素5~7.5千克或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以促进恢复生长。

  当前市场对产区天气降温反映不明显

  虽然此次降温将不利于冬小麦苗情转化,导致冬小麦生长缓慢、发育期进一步偏晚,但目前来看,降温对市场价格并未产生影响。

  据中华粮网监测显示,截止到4月14日,全国三等白小麦市场均价1961元/吨,比上周小幅上涨8元/吨。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分析,当前我国小麦市场库存殷实,供应充足,短期降温对小麦产量影响有限,如果后期天气正常,小麦市场价格将保持稳定运行态势。

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