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生猪屠宰量恢复增长
2010-04-20商务部生猪等畜禽屠宰统计监测系统显示,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大幅增长,生猪收购价格、白条肉出厂价格大幅下跌,屠宰头重下降。
一、生猪屠宰监测情况
生猪屠宰量大幅增长。据监测,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共计1774.4万头,环比增长11.21%,同比增长13.54%。分地区看,主产区黑龙江、四川、山东和吉林环比分别增长41.42%、30.42%、28.63%和22.95%;主销区上海、北京环比分别下降18.23%、5.76%。
图1:2007年11月份以来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屠宰量
单位:万头
生猪收购价和白条肉出厂价大幅下跌。据监测,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0.27元/公斤,环比下降8.3%,同比下降11.16%。分地区看,海南、上海、广东、福建等销区生猪收购价格居前四位,分别为11.52元/公斤、11.48元/公斤、11.35元/公斤、11.03元/公斤;四川、河北、河南、辽宁、湖北、山东、吉林和黑龙江等产区收购价格均低于10元/公斤。从下降幅度看,环比降幅超过10%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北方,如山东、黑龙江、北京、安徽、河北、辽宁和吉林分别下降12.85%、12.79%、11.69%、10.93%、10.61%、10.51%和10.34%。
图2:2007年11月份以来毛白价差变化情况
图3:2010年3月份分地区生猪收购价格
白条肉出厂价格相应下跌。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13.98元/公斤,环比下降7.84%,同比下降10.67%。分地区看,上海、海南、湖南和广东白条肉出厂价格居前四位,分别为15.51元/公斤、14.99元/公斤、14.98元/公斤和14.88元/公斤。从下降幅度看,北京、山东、河北、黑龙江和安徽价格降幅较大,分别下降13.44%、11.70%、11.48%、11.48%和11.02%。本期毛白差为3.71元/公斤,较2月份下降0.26元/公斤,表明单头生猪屠宰毛利润继续下滑。
图4:2010年3月份分地区白条肉出厂价格
生猪屠宰头重下降。据监测,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头重为105.97公斤,比2月份下降0.30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受西南旱情影响,本期贵州、云南、重庆、广西和四川生猪屠宰头重比2月份分别下降4.08公斤、1.39公斤、1.3公斤、1.02公斤和0.91公斤。
图5:2007年11月份以来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屠宰头重
单位:公斤
病害猪无害化处理量大幅增加。3月份以来,广州、深圳相继发生生猪口蹄疫,国内一些主产区的生猪疫情也时有发生,导致本期病害猪无害化处理量大幅增加。据监测,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病害猪共计59204头,比2月份大幅上升15.06%,占本期屠宰总量的3.34‰,但仍处正常范围(2‰-5‰)。
二、原因分析
屠宰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春节后,居民节前自制肉制品逐渐消耗完毕,进入3月份,居民对鲜猪肉消费明显增加,屠宰企业因此加大了生猪收购力度,企业开工率也持续上升,造成生猪屠宰量在3月份大幅增加。同时,2月份基数较低,也是影响生猪屠宰量增幅的重要因素。
生猪市场供大于求格局进一步显现。据农业部统计,2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43亿头,比4.1亿头的正常水平高出8%,市场供应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显充裕。3月份鲜猪肉需求虽有所增加,但市场仍处于淡季,加上猪粮比价持续低于盈亏平衡点(6:1)以及西南旱情造成当地养殖户提前出栏生猪,市场供求矛盾进一步放大,生猪价格大幅下跌。
三、4月份市场形势
生猪屠宰量小幅增长。4月初全国大中城市平均猪粮比价为5.01:1,逼近国家调控预案规定的红色预警区域(猪粮比价低于5:1)。为稳定生猪市场,减少养殖户损失,政府公布将在云南、四川、东北和上海等地区启动冻肉收储工作。部分养殖户会借机积极出栏生猪,将推动4月份生猪屠宰量小幅增长。
生猪价格降幅将缩小。当前生猪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格局,但一些积极因素有利于缓解供求矛盾。一是2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较年初下降5.5%,生猪市场供求矛盾趋于缓和;二是目前生猪疫病得到较好控制,生猪出栏逐渐恢复正常;三是政府收储调控及企业“五一”节前备货加大市场需求量。随着生猪市场供求矛盾缓解,近期生猪价格降幅将缩小,“五一”前后价格有望止跌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