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棉花市场趋势分析
2010-05-01有关 棉籽价格 的新闻
从整个棉价的上涨情况来讲,应该对下游构成了压力,但是今年很明显的特征是,棉花价格的上涨向下游传导的非常顺畅,也就是说,纱价和布价,这个就是棉纱和棉花的差价的走势,大家可以看出一个概念,它们之间差价不断拉大,就是棉纱价格,随着棉花价格的上涨而不断地价格拉大,也就是说,纺织企业的利润率在春节以后明显在加大。这是我们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跟踪的一个代表品种的价格跟踪。就是拿4月初的价格比较了一下,32支纯棉棉纱价格上涨跟春节前上涨了12%,B指数上涨了8%,它们之间的价差已经达到了7000,从纺织厂来讲,今年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年,尽管棉花价格上涨了,但对下游纺织企业来讲,市场形势比较好。而且相应的胚布价格也在上涨,胚布价格4月2号比1月29号,涨幅是5.7%,这是从下游来讲非常良好的势头。
导致今年棉花价格前期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2009年棉花产销缺口的扩大,这是我们监测系统出的一个数据,产销缺口,我没有列全部的数据,但是整体上产销缺口我们认为今年是在350万吨的样子。大家都知道储备库存是比较少的,而且不能以它为主导去调控市场,也就是今年的希望寄托在进口棉上,如果按照350万吨的缺口计算,我们认为最少要达到290万吨,但是我在这儿画了个问号,就是290万吨能不能在8月底前,能够真正实现预期,现在还不可确定。只能说从理论来讲,就是保持国内市场平衡均衡的话,要有这么大的一个量。后面我还会分析到,为什么说这个数字不大确定。
在整个缺口加大的同时,棉花质量普遍下降,咱们做棉花的人都非常切实地感受到今年的高等级棉的紧缺程度。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预计,2009年度全国三级以上棉花同比减少180万吨,减幅33%。这是我们根据不同的产区,整个调查情况,以及公检情况进行预测的数据。同时根据新疆自治区的报告,二级棉比例不足10%,这个数字是非常低的,另外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三级以上棉花占产量的比重是30%左右,较正常年份减少50%。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今年前半年市场的趋势,以及造成趋势的这种原因。
下面重点要说一说价格上涨的程度,可能各位最关心的问题是涨到什么程度?现在是不是到底了?后期变化怎样?我们进行了分析,看看影响中后期棉花价格这块有哪些因素,我们把这些因素摆出来看一看,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我列了主要五个大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国内可用资源的情况,国内现在棉花还剩多少。第二是国际市场的供求情况。第三是下游产业棉花的消费情况。主要指的是纱厂消费能力还有多大。第四,下年度产区状况和市场预期。这对年度后期的价格走势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第五是宏观经济背景和外部环境的因素影响。这个是不可或缺而且不可小看的因素。
下面我想重点分析一下这里面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一个就是很多期货公司也在密切关注的,国内外的整个经济体的一个状况,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报告,2010到2012年的全球经济处于复苏中,但各地区好转程度不尽相同。今年可能这方面还是要重点关注一下,因为今年整个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产业可能构成一定的压力,2008年的暴涨暴跌,刚开始不是由国内的棉花基本面造成的,而是由宏观经济走势造成的,很难说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发力,或者逐步逐步在影响这个市场。我们在关注的是整个全球的经济来讲,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新兴经济体的需求相对比较强劲一点,而发达国家需求相对疲弱,整体商品处于牛市的状态下,但是由于货币的影响,牛市反应的比较温和,出现特别剧烈的变化可能性不是太大。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从国内来讲,国内宏观经济的不确定也在加大,我觉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们产业影响有两点,是必须要关注的,一个是对通胀的预期,是到2月份,中国的CPI达到了最高,达到了2.7%,已经接近3%的调控目标了。但是到3月份又下来了,但是很多经济学界专家都对这个预期持怀疑态度。但是通胀的压力还是在各方面,特别是做企业的老总都能体验出来,下游企业的老总都能很明显地体验出来,本身GDP的增幅是11.9%,也是很高的,所以后面国家会不会出台一定的政策,从货币政策来宏观这个通胀,对整个市场会有大范围的,从外围市场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前一段时间和美国打嘴仗,突然之间往后延了,等于奥巴马政府把人民币汇率问题往后延了三个月,但是延了并不是取消了,反而我认为汇率问题更麻烦了,压力更大了。按照常理讲,美国政府希望能找到盟友,继续给中国施加压力。同时,按照外交上的策略,中国政府会不会适当做一些让步,这些不确定性都很难说。三个月正是中国棉花最敏感的时期,会不会在汇率上做一些文章,这个会不是马上反映到纺织的出口,以及纺织的整体运行水平,大家需要密切关注。纺织业复苏的不确定性还很多,这两天正是三月小阳春的天,因为去印度的时候,跟七八个纺织厂的老总也在聊这个事情,他们认为最近这两个月是难得的好日子,但是后来还有没有这碗饭,还不清楚。现在来讲,纺织业出口这块跟美国,因为汇率的问题剑拔弩张,在打嘴仗。欧盟和日本整个市场疲软,这是我们赖以支撑的三大出口市场,美国、欧盟、日本。人民币对欧元本身就累计升值了6.1%了。欧盟市场整个是比较疲弱,日本也不行。所以后续到底怎样的话,整个出口市场是一个问号。1到2月份这么好的日子,比起来纺织业服装的整体的出口的增幅,刚才说的是绝对量,绝对量是五年来最好的,但是出口的增幅还不如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增幅没有延续原来的整体水平。3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环比下降了近13%,负增长,就是1到2月份很好的势头,在3月份戛然而止,整个环比下降13%。4月份怎样,现在说不清楚。光人民币汇率喧嚣尘上,所以后面的不能乐观的看待。
另外,从短时间来讲,还有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一两个月之内,国棉的供应相对不足,一个是新疆棉现在日发棉量上去了,基本上上周末开始,车皮数已经从220、230增加到260个车皮,月均运输量超过60万吨。新疆棉运输问题今年一直是个老大难,但是最近很有效地缓解了。至少从目前来看,新疆棉这块运输不是太紧张的问题。据我们了解,一些纺织厂为了下一步的配额,现在已经开始在采购棉花,从保税区也好,同外商也好,开始订购棉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根据前一段时间的集中采购过后,整个纺织企业备货是比较充足的,购买欲望在下降。很多企业经过前段时间的存货以后,观望心理在加重。所以我觉得很短暂的时间内,价格应该是相对平稳,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最近我们价格企稳了,大家都在观望。另外2010年尽管国内的棉花种植上保持一个稳定,没有继续增长,但是从全球棉花生产,从目前的预测看,已经扭转了,自2006年以来连续下降的局面,全球棉花供给偏紧的局面将趋于好转。2010年的产量可能回升至2400万吨以上,与需求基本相当。这就是2010年的整体情况。当然我们这里面没有说天气的因素,现在没法估计天气的因素。
所以我总结一下,年度中后期,一个是国内外棉花供给紧张,棉花上涨的动力比较强。第二,由于纺织业复苏过程中面对很多不确定性,需求的拉动作用,后期可能会减弱。第三,排除人民币大幅升值,货币政策突然收紧等不确定因素,5月份以前棉花价格相对平稳。第四,5月份之后,棉花供给紧张的情况将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届时棉价仍将具备较强的上涨动力。尤其是高等棉在全球范围内的稀缺性,将成为纺织企业争夺的目标。实际上,我觉得整个2010年度仍将处于高棉价的状态下,目前平均价格已经平均达到一万五以上。这个均价至少在2003年以后有所突破。从2003年以来,各年度的棉花均价一直在一万三到一万五区间徘徊,今年有所上涨,也就是说趋势性非常强的。